小米su7怎么样
小米SU7是小米汽车2024年推出的一款纯电动汽车车型,整体表现比较出色。从外观上看,小米SU7设计高端,线条流畅,辨识度极强。
能效方面,双电机可产生495kW的功率,0至100公里加速仅需2.78秒。
动力强劲,加速性能突出。
续航方面,小米SU7采用了101千瓦时的电池组,CLTC续航可达800公里,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需求。
此外,其底盘调校良好,驾驶体验良好。
关于智能座舱,小米SU7作为手机厂商,在车机系统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控台显示的流畅度和丰富度以及语音识别和交互响应都是一流的。
不过,小米SU7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后排座椅的舒适度和空间一般,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乘客的需求。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与一些竞争对手相比可能还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修复的经济性也不理想。
一旦发生事故,维修费用可能会更高。
总体来说,小米SU7是一款集高性能与智能科技于一体的机型,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配置和性能还是非常理想的。
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考虑和考虑是否选择这款车。
小米汽车卖不了高价背后真正的原因
2023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定性一年。在这个市场上,竞争和变化永远不会停止。
今年早些时候,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提高价格来应对政府补贴的削减。
然而,特斯拉和比亚迪却选择降价,引发了激烈的价格战。
这引起了市场舆论的激荡,各种声音纷至沓来。
即使现在,舆论的影响仍在继续。
市场环境往往影响80%的行业趋势,而现在,至少在一年之内,折扣销售将成为市场的主要焦点。
后来者小米汽车成功避免了这场残酷的价格战。
事实上,小米汽车是他对雷军最新的一次创业,其意义不亚于小米的手机业务。
这一已知的严重性也对小米汽车施加了额外的限制。
小米汽车深知营销的重要性,因此雷军去年曾表示,不会再否认传闻,只有在必要时才会正式回应。
然而今年以来,小米汽车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她必须一步步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迎接舆论的挑战。
随着明年小米汽车的上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
届时,蔚来、小鹏等新实力品牌的王牌将不断涌现,甚至可能包括理想的纯电动车型、蔚来的降价策略和小鹏的来之不易。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更棘手的问题是消费者对其品牌已经有了强烈的印象——小米汽车只能走性价比路线。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舆论的偏见宣传,小米汽车面临的挑战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市场上存在不确定性小米汽车的生产资质,可以肯定地说,小米汽车的生产资质不会有任何问题。
宝沃汽车制造资质取消事件,或许实际上有助于小米汽车获得制造资质。
小米汽车位于北京的汽车制造工厂即将竣工,并投入巨资。
这样的话,小米汽车游戏就会有更多的隐藏功能。
至于大家都在讨论的生产资质问题,并不会干扰小米汽车的发展。
因为有网友表示,答案可能是“北京特批”。
事实上,真正让小米汽车担心的是被舆论劫持的价值观理念。
按照雷军一直强调的“随波逐流”的理念,小米汽车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改变消费者对其的认知,改变品牌价值。
小米汽车还有机会突围吗?他还需要顺应民意吗?如何改变现有形象?这些问题需要小米汽车思考,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
但时间已经不多了。
小米汽车到底怎么样?
昨天召开的小米汽车技术大会可以说是充满了喘气!
虽然我个人不是忠实的“米粉”,但雷军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从技术解析到情感表达,都让人对互联网上的跨界汽车制造由衷的敬佩和惋惜。
“勇气”勇气和专业精神。
既然是技术会议,那么会更加关注小米首款机型——SU7(苏7)的核心核心技术。
最终还没有公布,预计几个月内就会正式公布。
对于愿意观望的消费者来说,小米SU7值得等待吗?笔者将大家关心的问题汇总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大家看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Q1:小米SU7手机多少钱?
虽然本次发布会上并未公布小米SU7的官方售价,但雷军也放出了不少信息:“9.99万不可能”、“14.99万就别想了”、小米SU7的“售价””太贵了“有点”、“我们的一块电池要10万多元”、“拥有这些技术的车型至少要40万元”、“我们要尊重技术(成本)》
也就是说,基于成本考虑,小米SU7大概率不会像很多网友想象的那么便宜,而且不太可能“交朋友”。
但如果价格太高,再加上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几乎可以说半个身子都埋在地下了。
目前,极氪。
007已经降价到20.99万,这几乎是最低价了至于价格,目前已经透露有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型号,不过按照逻辑应该有标准版、PRO版和MAX版,总价是。
20万到30万之间,所以价格上不会有差别,两款车型的价格相差很大,低配车型的最低售价终于上调了,价格可能会在19.99万起步。
不过,尽管目前市场有压力,我们还是要给小米汽车一个竞购的机会。
雷神20万,雷先生30万,雷子40万,不然粉丝们还要等红米车了。
Q2:小米SU7手机会卖给谁?
以前我一直说我更喜欢买带“DS”的小米。
个人认为,这种观点还是有失偏颇的。
追求成本效率不是人性吗?没有必要区分高低。
当然,如果你想买的话小米SU79.99万,不要抱任何幻想据雷军介绍,小米SU7定位为“高性能C级生态科技轿车”。
”,“这个时代的人”针对的是“时代精英”,热爱最先进科技、热爱生活、对好设计和好体验有高要求、爱家人、爱自己的人。
总之,买小米SU7,首先你必须是小米的“铁杆粉丝”,其次你必须热爱科技、热爱生活,当然你还必须是一个“节俭”的人,尽管小米仍然提供描述对这个消费群体的形象比较清晰,但还是显得有点“PUA”:买了小米SU7,你就会成为“时代精英”
Q3:为什么是小米第一款机型算轿车吗?在SUV大行其道的当下,打造“翻牌”SUV车型的概率似乎并没有那么高,比如汽车界新势力理想、蔚来、AITO文杰等。
华为BUFF等他们的市场表现值得肯定既然有先例,何不直接“表扬”小米
在雷军看来,汽车是汽车行业每个时代的标配。
大多数能够被人们铭记的标志性汽车都是有机会在这个时代的作品中留下印记的汽车。
无论是基于情感,还是造车初衷,显然小米选择了一些艰难而又正确的事情。
不过,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未来可能会有SUV车型SU6、SU5、SU3……
Q4:小米SU7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看雷军的技术介绍,小米SU7在技术上已经做到了很多“全球领先”,比如小米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超级电机,小米自研的800高压硅电机-自主研发Volt、自研9100t大型压铸成套、小米全栈智能驾驶技术研究……
从技术层面,小米采用SU7的很多新技术都达到了开创性的水平,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技术仍然是触手可及的。
PPT舞台他们有多强?这些都需要未来用实车来验证。
在笔者看来,小米SU7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人、车、家庭的完整生态系统”。
和小米汽车的加入,意味着小米“人、车、家的完整生态系统”正式闭环,小米ThePaperOS的诸多功能以及完整无缝的环境体验都将在小米汽车上实现,是汽车行业的生力军,我们无法比拟的,这才是小米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地方。
Q5:小米SU7会在小米线下店发售吗?
此前,文杰M5直接亮相华为移动终端门店,开创汽车零售新模式。
现在,同样是手机厂商的小米会直接抄袭华为吗?
我个人认为这是可能的,但是有点困难。
从线下门店渠道的数量和规模来看,小米拥有一些很多新造车行业巨头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过,考虑到线下小米之家店的展厅面积,很难像很多华为店那样,把这种尺寸的汽车放在里面。
如果想要模特入驻,就必须对现有的店面设施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升级,而这似乎并不比开一家新店便宜。
当然,目前小米SU7的后续渠道还没有官方消息公布,我们还需要等待稍后推出时的官方消息。
Q6:小米汽车进入市场较晚吗?
说实话,小米汽车入局有点晚。
2020年至2022年应该是新能源爆发式增长的“爆发期”,中间出现大量新能源汽车企业参差不齐,然而,2022年至2023年,新能源的发展意志已经到了优胜劣汰的2.0阶段,大量汽车企业被市场淘汰,只剩下少数。
其中,被小米汽车推崇的“韦小力”熬过了这个阶段。
对于2021年正式宣布量产、2024年才推出首款新车的小米汽车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错过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最佳时机,市场淘汰的速度正在加快。
不断加速。
当然,不可忽视的背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行业的整体积累,无论是产品、技术、供应链和配套能力,都有竞争能力。
强的。
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产业环境的有利条件,小米汽车可以看作是站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肩膀”上,但步伐要格外谨慎。
Q7:我可以购买小米汽车吗?
大家心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买小米汽车吗?
从产品角度来看,小米汽车就像一个大“电子产品”。
如果你想买来体验新技术,你可以毫不犹豫地购买小米SU7;一款可靠耐用的家用车,小米SU7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与很多纯粹依靠资本的汽车不同,小米汽车赌上了雷军的名誉一辈子,这也意味着小米一定会全力以赴。
。
在造车路上,我们不会浪费钱,中途关厂,也不用担心买车后厂家就消失了。
也就是说,只要小米存在,小米汽车就存在。
再说一次,你可以选择不买,但你不应该只看笑话。
汽车市场需要像小米这样的“参与者”。
【本文来自一车号作者车路丽。
版权属于作者。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
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SU7深度思考:妥协、格局、实干、营销、争议
和特斯拉Model3都有自己的产品优势。尚处于成长期的小米SU7,一旦价格过高,很可能会受到群体攻击,最终会“人尽皆知”。
虽然现在的价格不太有诚意,但显然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米SU7能否保持其产品价值,即不让大家认为这款车的价格虚高。
[2]车型
作为一名汽车媒体人,这些年我参加了太多的新车发布会,经历了太多的产品对比测试。
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现象是这样的:大多数汽车厂商都会陷入“卖瓜吹牛”的套路。
当你推出新车时,你会迫不及待地想把朋友的竞品踩上千遍。
诸如“头号敌人、杀手、最强大的对手”等标签。
……相信网上的各位或多或少都见证过这一点。
不过,在小米SU7发布会上,你可以真正感受到小米汽车的布局。
雷军坦言,小米汽车和保时捷对比了三年,发现还有很大差距。
而且,在特斯拉Model3和小米SU7的对比中,他也肯定了特斯拉在能耗和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
不过,雷军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有一天他一定能够超越特斯拉和保时捷。
不要太咄咄逼人,你知道自己的优势,认识到别人的优势,并承认差距。
这种见识和气度确实令人敬佩。
其实还有其他地方也体现了小米汽车的独特格局,比如邀请函……新旗汽车、长城、蔚来、小鹏、理想等多家车企的领导在场,雷军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致敬”。
在产品层面,小米SU7也“宽容大度”,对苹果生态提供全面支持,包括在小米汽车应用中列出苹果AppStore。
[3]辛苦
众所周知,市场上有很多型号。
为了流量和小玩意,他们总喜欢配备一点“花哨”。
这里不得不佩服小米对用户汽车思维的精准理解。
通过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小米SU7确实会从不同用户的角度来匹配配置
比如现在很多汽车厂商都在使用触摸按键,有的甚至想将所有功能集成到控制屏中。
中央,但小米SU7保留了物理按键,包括启动/停止、空调、空气悬架、后翼子板等功能,并且还扩展了磁性物理按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智能方面落后。
在小米强大的生态系统支持下,小米SU7在人机交互方面相当领先。
智能语音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控制简单的功能,还可以调节方向盘,外后视镜、HUD、智能家居设备等
此外,用户在经过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时,还可以让小爱同学提前打开支付二维码,甚至可以询问“前面是什么车,名字是什么”。
左边的河?”这样的语音指令也能帮你解答问题。
同样,小米SU7也很清楚隐藏式门把手掉落的这个用户问题经常关闭在冰雪地区,所以它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美观设计有,空气动力学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实用性有保证
关于大家抱怨的问题。
针对全景天窗防晒不足的问题,小米SU7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就是给天窗玻璃配备镀膜双层银,可阻挡大部分99.9%的紫外线。
此外,前挡风玻璃还配备了三层镀银,可阻挡99.1%的红外线。
雷军现场发布了小米SU7与特斯拉Model3的对比体验。
两辆车都在38摄氏度的阳光下暴晒1.5小时。
结果,第一间里面的温度比第一间低了十二摄氏度。
最后一个。
还有一个实用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那就是一键隐私功能,只需轻轻一按即可禁用车辆的摄像头和雷达定位点击。
至于具体的,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应用场景。
可以肯定地说,凭借多年对互联网的思考,小米汽车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所以在小米SU7上,极大地锻炼了它的拼搏精神,已经渗透到了详细介绍各种产品。
[4]营销
刘强东曾说过:不要把营销与雷军相提并论。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手机领域,同样适用于汽车领域。
回望小米汽车,从三年前的宣车,到期间各种进度信息的展示,再到新车的预热、正式发布,再到现在在热控制中,每个阶段都是相互连接的,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热扩散。
虽然也有外部因素造成这一现象,但主要还是在于小米汽车出色的营销能力。
首先,在定价策略上,我们首先从一开始就降低了大家的预期,强调“确实有点贵”,中间实行了三个月的过渡期。
这不仅保持了人气,也让价格更加稳定,一石二鸟。
订单激增的背后,还有营销功劳。
例如,设定了“4月30日之前”的截止日期,为用户免费提供冰箱、真皮座椅、豪华音响系统、电动后挡泥板等。
配置,加上下面的订单相关规则,实际上吸引了大量的潜在用户下单。
小米汽车高超的营销技巧不仅体现在汽车销量上,还体现在其带货能力强。
当手电筒、手机座、雨伞、遮阳篷、不锈钢杯、小米SU7车模、棒球帽等一系列产品上市时。
新车上市的过程中,大家突然明白,这也是“人、车、家生态互联”的一部分。
当然,说到小米汽车的营销,那一定是雷军了。
小米SU7发布后,雷军积极广泛宣传品牌通过在主要社交平台上的演讲来了解产品价值。
。
近日在微博上,在网友的帮助下,雷军和张颂文也进行了交流,这让小米SU7再次登上了热搜。
如此势不可挡的流量,小米汽车确实抓住了。
值得强调的是,小米汽车优秀的营销能力其实很难复制,因为它们不仅有优秀的产品能力支撑,而且还涉及到小米多年来积累的用户基础和雷军优秀的个人魅力。
[5]争议
雷军表示:“现在的舆论环境不太好,尤其是小米很受欢迎。
更大的问题每个人都会解决一万次。
“我是用放大镜看的,所以感觉压力很大。
”
确实如此。
小米SU7售空的时候,也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争议。
例如,近期有部分用户因“错误屏蔽订单”而无法偿还押金。
此外,网络上也存在不少反对的声音,例如为什么三块电池没有终身保修,为什么标准版和Pro版没有800V高压平台,为什么全系列没有夹层玻璃双层……
这可想而知随着实车体验人数的增加,小米汽车也会面临更多类似的问题。
但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是的。
,官方对此有何态度?是积极听取建议、耐心回应、制定优化方案,还是搁置分歧、避免大事?
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做法?。
这种方法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从现有事实来看,小米汽车显然属于前者。
从去年的技术发布中,小米汽车精选了网友提出的101个问题,并在官方声明中进行了解答。
这个问答系列仍然开放。
正在进行中,比如之前提到的押金不可退还的问题,官方表示:大定可以在7天内退款,但也提供了主动锁定配置的可能性。
一旦配置被锁定,就意味着配置被锁定。
锁定订单完成,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不能再更改,此时押金不可退还。
此外,官方政策还涉及代购。
、小米SU7的体验和服务。
一一解答,这豪迈的态度直面问题显然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写在最后
一次。
长期以来,外界对小米汽车制造极为不利。
甚至有人表示,小米进入市场太晚,没有技术审批,品牌无法支撑高端产品。
各种质疑接踵而至。
此外,苹果汽车制造项目终止,威马汽车破产,贾跃亭、董明珠、徐徐等跨界名人的失败。
佳音也在不断的提醒。
对于雷军和小米来说,造车之路注定充满陷阱和障碍。
我们现在看,虽然小米前面的路。
电机还不清楚,至少光已经出现了。
现在:
首先,小米SU7首战告捷。
只要产品质量不出现重大失误,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智能化就是发展。
第三,小米汽车注重技术研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应该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
。
竞争力;
第四,外界越来越钦佩雷军的英雄气概,这对于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将是超级红利。
因此,现在是最坏的时代。
最好的情况下,不妨等待小米汽车的下一步解读。
【本文来自车号智行力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
。
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